农业大数据学报 ›› 2025, Vol. 7 ›› Issue (2): 238-245.doi: 10.19788/j.issn.2096-6369.100020
武亚敬1(), 冀晓昊2, 于祎飞1, 时梦2, 王宝亮2, 王孝娣2, 刘凤之2, 李明亮3, 王贺3, 刘俊1,*(
), 王海波2,*(
)
WU YaJing1(), JI XiaoHao2, YU YiFei1, SHI Meng2, WANG BaoLiang2, WANG XiaoDi2, LIU FengZHi2, LI MingLiang3, WANG He3, LIU Jun1,*(
), WANG HaiBo2,*(
)
摘要:
葡萄果皮色泽从青色到黄色,再到红色、紫色乃至黑色,表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是葡萄果皮红色形成的物种基础。采用HPLC和HPLC-MS/MS的方法对188个葡萄品种果皮花色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热图和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品种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态性和特异性,花色苷组分含量可以作为葡萄品种鉴定的辅助指标。葡萄品种花色苷总含量与组分个数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即花色苷的含量越高,组分种类也越多;含量越低,组分种类也越少。芍药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锦葵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是葡萄中出现频率和含量较高的几种花色苷组分,非酰基化修饰组分的含量高于酰基化修饰组分的含量,锦葵素的酰基化修饰组分含量要高于其他种类花色素。最高含量花色苷组分共发现7种,其中芍药素-3-葡萄糖苷占比最高,其次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花色苷总含量与酰基化组分总含量表现出正相关,但也发现一些不发生酰基化或酰基化程度特别低的品种。本研究提供了188个葡萄品种果皮花色苷组分和含量的翔实数据,为研究葡萄色泽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数据摘要:
项目 | 描述 |
---|---|
数据库(集)名称 | 188个鲜食葡萄品种果皮中花色苷组分数据集 |
所属学科 | 农学,生物学 |
研究主题 | 葡萄花色苷组分与含量 |
数据时间范围 | 2022年—2023年 |
时间分辨率 | 1年 |
数据地理空间覆盖 |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 |
数据类型与技术格式 | .xlsx |
数据库(集)组成 | 本数据集由8个表格数据组成,主要包括188个葡萄品种果皮花色苷高效液相测定结果的组分名称、峰面积和含量。 |
数据量 | 186 KB |
数据可用性 | CSTR:17058.11.sciencedb.agriculture.00042; https://cstr.cn/17058.11.sciencedb.agriculture.00042 DOI:10.57760/sciencedb.agriculture.00042; |
经费支持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1200100);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项(2021C-01);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TZXD0010);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21-RIP-02);怀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科技特派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