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全选: 显示/隐藏图片
不同栽培地区甜樱桃需冷量估算
赵彬, 刘锡镇, 林志刚, 杨祥, 白金, 李建才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23-29.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3
摘要586)   HTML0)    PDF (773KB)(19)   

目的 研究不同品种甜樱桃需冷量,对比相同品种甜樱桃不同地区需冷量差异。 方法 2021—2022年应用犹他模型、7.2℃模型和0~7.2℃模型对辽宁省葫芦岛市地区栽培的佳红、红灯、明珠、美国大红、砂蜜豆和美早6个品种甜樱桃以及江西省抚州地区栽培的砂蜜豆、明珠、佳红和美早4个品种甜樱桃进行需冷量估算。 结果 葫芦岛地区供试的甜樱桃品种,犹他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469~564.5 C.U之间,0~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334~442 h之间,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710~1218 h之间;抚州地区供试的甜樱桃品种,犹他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261.5~525 C.U之间,0~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98~301 h之间,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105~328 h之间。 结论 两地区同品种甜樱桃需冷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犹他模型估算结果差值最小,初步判断较为适宜用于不同地区甜樱桃需冷量对比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数据技术在猪肉价格预测与调控上的探索与应用
金语泽, 贾昕为, 赖望峰, 周宏立, 陈乃赫, 李涛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3, 5 (1): 126-134.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30121
摘要501)   HTML19)    PDF (438KB)(83)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养猪户利益,也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预测未来猪肉价格走势,科学管控生猪市场价格,对推进我国生猪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生猪生产的生物周期和生产的连续性特点,构建生猪出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猪肉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预测出未来10个月的猪肉产量。再结合我国受猪肉消费习惯影响,致使猪肉需求量呈现明显季节性周期波动的特点,采用STL时间序列分解法,从猪肉交易数据中提炼出月度季节性波动趋势,预测月度猪肉需求量。基于定价模型中供需法则,使用最小二乘法约束法,构建猪肉供应量和需求量比与猪肉价格之间的关系模型,对未来10个月猪肉价格进行预测,并测算出猪肉供需均衡价格。本研究使用农业农村部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系统中2016至2022年猪肉相关数据,预测猪肉价格相对误差约10%。当预测的猪肉供应量与需求量比出现偏离时,猪肉价格将偏离供需均衡价格,模型能够通过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进口量和投放量来调节猪肉供应量,从而调控未来猪肉价格走势。本研究提供了通过调整影响猪肉供应量的核心因素来调节未来猪肉价格走势的思路和方法,旨在科学预测猪肉供需量及未来价格走势,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合理及时调控猪肉供给,促进各时刻的猪肉供需均衡,猪肉价格稳定在供需均衡的合理区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产地的12个苹果品种品质指标数据集
贾朝爽, 王志华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20-24.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03
摘要431)   HTML22)    PDF (475KB)(108)   

苹果品种繁多,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特征相差悬殊,对不同品种的苹果品质指标数据进行测定、收集,为苹果新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数据集通过从不同生产地(山东、辽宁、河北、山西)采集‘乔纳金’、‘金冠’、‘华红’、‘寒富’、‘国光’、‘斗南’、‘华月’、‘瑞香红’、‘瑞阳’、‘瑞雪’、‘华庆’、‘维纳斯黄金’等12个苹果品种,收集整理了2019—2021年12个苹果品种果实的品质指标,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破裂力、破裂位移、破裂功、屈服力、屈服位移、屈服功、果肉硬度、果肉做功、L*值、a*值、b*值、c*值、h*值,共19个品质指标。此次收集的数据集涵盖了果实的生理品质、果肉质地、色泽等方面,更加全面地体现出该品种的特性,对品种的评价可以做到更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不同苹果品种的品质指标建立与共享数据集,可让大众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苹果品种之间的性状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育种与加工工作,同时还可以筛选出性状表现突出的品种,去选择其更加适宜销售的地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模态知识图谱在农业中的研究进展
陈佳云, 徐向英, 章永龙, 周烨, 汪红江, 谭昌伟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126-134.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20
摘要221)   HTML5)    PDF (802KB)(102)   

多模态知识图谱在传统知识图谱基础上,构建多种模态的实体,以及多模态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能够提供重要的文本、图像以及声音知识,在消除歧义、补充视觉知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图谱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详细介绍了知识图谱和多模态的含义,从图谱构建层面详细叙述了多模态表示学习等技术方法。针对多模态知识图谱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重点总结知识图谱在农业智能问答、病虫害识别、农产品推荐等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农业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面临的挑战以及多模态知识图谱在农业领域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与分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辽宁富士苹果品质及病害近红外光谱数据集
张翔鹤, 刘婷婷, 王晓丽, 胡林, 樊景超, 姜林林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30-35.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05
摘要197)   HTML15)    PDF (628KB)(65)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检测由于其有效性成为快速无损检测的首选方法。当前苹果果实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采集,仅限于苹果内部品质。而苹果果实易发生病害,其病害光谱数据意义重大,具有再次开发利用价值,有助于科研发现。本数据集通过对2010年辽宁兴城生产的富士苹果接种炭疽病菌和轮纹病菌,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收集相关数据,同时采集其原始品质近红外光谱数据作为对照。数据集包括苹果品质近红外光谱检测数据2150条,病害检测数据958条,数据保存格式为ASD文件,共计121MB。该数据集可为建立苹果果实病害的识别模型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防返贫监测大数据融合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王鑫, 郭雷风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108-118.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16
摘要188)   HTML8)    PDF (1163KB)(39)   

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能力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防返贫治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防返贫监测大数据融合问题的研究,以数据融合为核心的防返贫治理科学决策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建立。防返贫监测大数据融合关键问题有三个。第一是原始数据分析。防返贫监测大数据的原始数据非常复杂。由于返贫测量标准的多维化、返贫致贫因素的多元化等四个方面原因,导致了其数据来源具有多行业部门和多专业领域,其数据特征具有多尺度、多源异构的时空大数据的复杂特点;第二是数据融合框架建立。从理论上来说,防返贫监测大数据的数据融合框架包括数据来源、监测目标、数据种类、融合模型、数据融合应用五个层次,从而以数据驱动科学决策的视角构建了数据融合的整体框架;第三是数据融合应用。在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全过程中,通过数据融合,防返贫监测大数据能够为防返贫监测家庭用户画像与知识图谱、瞄准对象的识别与预测、精准帮扶策略的设计、脱贫时间预测与动态退出评估等四大方面和九项具体目标需求提供科学决策辅助。上述研究成果系统地涵盖了防返贫监测大数据融合框架中的数据、模型和应用,并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防返贫监测大数据融合框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北方地区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进展
高源, 王大江, 孙思邈, 王霖, 王昆, 曹玉芬, 丛佩华, 张彩霞, 王海波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5-12.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01
摘要185)   HTML13)    PDF (601KB)(44)   

中国北方地区果树以苹果、梨、桃和葡萄等落叶果树为主,四大树种是我国果品的重要来源。果树种质资源是果树种业的“芯片”,是果业发展的物质保障。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正式建立64年,但从事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的历史已逾70年,是我国最早开展相关研究的科研单位,研究所建立了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育成100余个苹果、梨、桃和葡萄等鲜食新品种和矮化砧木,出版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为我国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我国苹果、梨、桃、葡萄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回顾总结了该所果树种质资源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共享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并从完善多种保存方式相结合的果树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指引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挖掘“精细定位”和“准确评价”的果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的革新催生新品种等4个方面,展望本所今后在果树种质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利用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继续为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研究与发展建议
孙雨潇, 李艳丽, 李峰, 陈谦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88-98.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14
摘要182)   HTML4)    PDF (839KB)(32)   

科学数据是指在研究、实验、观测、监测、检测、调查等科技活动中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以及根据不同科技活动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整理的各类数据集。科学数据共享是科学活动中最基本、活跃的有效资源,作为有效开发和利用科学数据的手段之一,它减小了“数字鸿沟”,促使数据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与重复利用,加快了科学知识发现与科学进步步伐,促进科学界共享合作,对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与科学数据共享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发展略显迟缓。如何提升全民数据意识,营造科学数据共享氛围对于推动科学数据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借鉴联机分析处理(OLAP)方法,基于“维”的核心思想,将“政策完善程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与使用水平、利益驱动转化”演绎为三个维度,提出基于OLAP的科学数据共享发展多维分析模型,分别展开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数据平台建设及科学数据共享益处的研究分析,总结我国科学数据共享行为影响因素与发展过程所遇到的阻碍与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实际发展情况,从“融入激励机制的政策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一站式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三方面入手,提出推动科学数据共享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农田瓢虫数据集
刘兴龙, 王宇, 王晓曦, 王克勤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39-44.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05
摘要162)   HTML10)    PDF (1076KB)(39)   

捕食性瓢虫是控制农田虫害的重要天敌类群之一,可取食蚜虫、木虱、粉虱、蚧壳虫及部分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的卵、低龄幼虫和蛹。农田常见种类主要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七星瓢虫等,对农田虫害有较强的持续控制作用。黑龙江农作物种植区域辽阔,生态类型多样,农田天敌昆虫利用潜力大。在本工作中,文章通过人工调查和马氏网采集的方法,根据《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监测任务规范》要求,在作物生长季对哈尔滨地区玉米、大豆、小麦田的瓢虫数量和种类进行监测,并采集了生境情况等信息,建立哈尔滨农田瓢虫种群动态数据集,为本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研究及虫害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林草科研大数据平台的研建与应用
李博, 马文君, 王忠明, 王姣姣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69-77.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12
摘要155)   HTML8)    PDF (929KB)(41)   

针对林草领域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知识挖掘和可视化分析技术门槛高等问题,结合林草行业科研数据现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构建了林草科研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林草科研数据资源汇聚和知识发现。该平台采用包含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数据分析层、数据服务层等四层总体架构的设计模式,使用Java语言,基于Spring MVC框架、ECharts可视化工具,系统实现了林草知识的深度搜索、大数据分析、知识图谱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并依托Spring框架集成安全认证shiro,日志管理log4j和缓存redis组件。本文首先概述了林草科研大数据的内涵以及研究现状;然后从数据类型、数据处理与集成、数据分析与解释等角度阐述了林草科研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建设流程;详细介绍了林草科研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现框架和4个典型特色功能应用;最后总结了林草科研大数据平台取得的成效并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建设林草科研大数据平台,汇聚及共享林草数据资源,提供精准知识化服务,有效促进了林草科研数据的高效管理利用以及科研知识的深度挖掘,对加快林草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智能化猪场数字化管控平台创制及应用
杨亮, 高华杰, 夏阿林, 熊本海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135-146.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21
摘要153)   HTML5)    PDF (1683KB)(72)   

中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创制智能化猪场的数字化管控平台是规模化猪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促进中国养猪业的转型升级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非洲猪瘟爆发及饲粮短缺的大背景下,中国猪场的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中国猪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猪场的数字化管控平台,解决中国猪场面临的环境压力、资源约束、养殖亏损等现实问题,促进中国养猪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文章研究基于“个体-环境-营养-健康”等生猪养殖全过程多元异构大数据融合技术,构建系统综合管理数据库;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猪场多维度预警体系、智能化管理体系和生产经营决策体系,保障猪场生物安全与资产安全,实现猪只从出生到出栏全生产周期的远程化管理、精细化生产及可视化决策,实现猪只的智慧养殖,减少人、猪、车和物的接触频率,有效提高猪场生物安全监测水平及养殖收益。本研究还指出,智能化猪场数字化管控平台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完善智能精准饲喂系统、健康状态感知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3个方面的功能,为绿色、高效、智能的养猪模式提供技术与平台支撑,最终实现中国无人值守式猪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2021年云南楚雄地区云南红梨等作物上瓢虫数据集
张文明, 黄传涛, 孙永海, 侯开雄, 鲁敏, 王文静, 飞从志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87-93.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12
摘要151)   HTML7)    PDF (1534KB)(65)   

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堪称世界生物的标本库。楚雄州地处滇中腹地,位于滇南热区和滇西北高寒区生物交汇带,气候类型独特,囊括了从寒温带到热带7个农业气候类型,农业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高,优异天敌资源的储备富足。瓢虫作为云南地区重要天敌资源之一,在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有着巨大潜力。目前对楚雄农田环境中瓢虫等天敌资源的调查报道较少。文章研究从2018年起,连续4年对当地红梨园中的瓢虫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记录生境情况。通过人工调查与马来氏网收集昆虫相结合的方法,收集鉴定瓢虫共16个属30多个种。文章数据集提供了地方瓢虫资源的基础数据,为分析当地瓢虫的多样性、种群动态和发生规律提供依据,为有效利用当地农田天敌瓢虫的资源提供了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乡村发展中的数据安全问题研究
魏若璇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109-115.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18
摘要147)   HTML10)    PDF (632KB)(27)   

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在数字乡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科研、管理的重要数据面临复杂严峻的数据安全形势。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农业农村数据安全管理与技术防护,筑牢安全防线。通过全面分析数字乡村中智慧农业建设、乡村社会数字化治理、涉农部门的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面临的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风险,提出要平衡数据的价值挖掘与安全保护之间的关系,从顶层设计、涉农终端设施安全、网络环境安全、应用服务安全、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构建数字乡村数据安全综合治理体系。要建立数据安全长效治理机制,完善农业农村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保障农业信息感知等各类终端设备安全;增强网络的主动防御、动态防御、精准防御能力,确保网络环境安全可靠;强化涉农相关的生产管理、业务管理、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建立健全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从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督考核、人才培养等方面落实保障措施,为数字乡村发展保驾护航。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天敌资源的调查与保藏方法
吕佳乐, 王振辉, 徐学农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5-15.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01
摘要142)   HTML20)    PDF (1314KB)(71)   

天敌是一类重要的农业种质资源,有必要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系统性的调查摸清家底,并采用适当的方法保藏。农业农村部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旨在对农业生产中的多种要素开展科学观察与监测、建立农业科学观测工作网络、分析复杂系统中各类要素的相互关系、并总结科学规律。该工作于2017年启动,共设包括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以下简称“天敌中心”)在内的10个学科领域中心。5年来,天敌中心已经组织下属百余观测实验点连续开展天敌资源调查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标本。文章介绍了天敌中心对天敌资源所采用的主要调查及保藏方法。目前,采用人工调查与马来氏网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敌资源进行了系统长期调查,建立了描述性信息和图像信息“采集-录入-审核-保藏”流程及相应数据库,以及与数据库相匹配的标本库,同时强调了“纳天敌资源于大自然中”的就地保护理念。文章也探讨了依托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开展天敌资源调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强调必须建立“内部加强”与“外部辅助”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在体系内部积极寻求政策与项目支持,打牢工作基本盘;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大力宣传,广泛开展“公民科学”作为辅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项工作长期运行、数据覆盖全面、积累稳中有增。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2年辽宁兴城14个草莓组合3388株杂交苗数据集
李鹏, 王志强, 刘凤之, 王海波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91-95.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15
摘要139)   HTML0)    PDF (484KB)(19)   

中国2021年草莓栽培面积约16.67万公顷,品种主要是日本品种‘红颜’‘章姬’和美国品种‘甜查理’,中国自主选育品种所占比例较低,接近10%。为了选育出适合我国栽培的草莓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草莓课题组选择叶片匍匐型、硬度高、高抗病性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低的‘甜查理’,叶片直立型、品质较好和抗病性稍差的日本品种‘红颜’‘章姬’‘幸香’‘桃薰’及中国自有草莓品种‘雪里香’为亲本,设计14个组合,观测6个亲本及3388株杂交苗的株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硬度及白粉病发病情况数据。文章部分数据可分析不同组合内草莓株高、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的分布范围及白粉病的感病情况,揭示栽培草莓的遗传规律,为国内草莓育种工作指明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分析
孙思邈, 高源, 王昆, 王大江, 李连文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13-19.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02
摘要132)   HTML7)    PDF (673KB)(43)   

目的 近年来,果品质量是苹果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分析不同苹果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能够为新品种培育、创制新种质奠定基础。 方法 以23份苹果种质的成熟果实为材料,测定计算其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7个果实品质性状的数据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结果 分析得出这23份苹果种质的7个果实品质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种间差异;果实糖酸比与可滴定酸、VC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单果重、维生素C含量相关性显著,其他各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在特征值大于1时将7个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要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3.21%,第一主成分主要代表糖酸比、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单果重,第三成分主要代表硬度、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结论 23份苹果种质的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7个果实品质性状存在较大的变异差异,不同种质有其突出的果品特性,其中某项果品性状表现突出的种质资源可以考虑作为优质品种选育的亲本。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2021年广东省东莞市荔枝园瓢虫、蜘蛛数据集
郑贵朝, 刘爱媚, 郑汉军, 范俊强, 萧文意, 田智扬, 莫晓茹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80-86.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11
摘要132)   HTML8)    PDF (1354KB)(82)   

瓢虫和蜘蛛是农林生产中许多害虫的天敌。东莞市是广东荔枝的传统产区,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沿海丘陵地带。当地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荔枝园瓢虫、蜘蛛物种丰富,具有很好的研究与开发潜力。文章记录了广东省东莞市荔枝园天敌监测点2018—2021年期间,采用扫网和马来氏网收集法,所调查的荔枝园瓢虫和蜘蛛两类天敌的信息,包括采集时间、地点、环境、天敌物种、数量及图片、标本信息等。所获得的瓢虫分属5亚科11属,蜘蛛分属15科27属。该数据集可以用于开展荔枝园瓢虫、蜘蛛的种群动态研究,还可以与果园农事操作进行联合分析,以优化荔枝害虫防治等管理策略。该数据集的建立与共享,可为荔枝园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保护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锦丰×中梨1号’F1代白粉病田间抗性数据集
张艳杰, 欧春青, 王斐, 马力, 姜淑苓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48-51.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08
摘要129)   HTML6)    PDF (501KB)(44)   

梨树白粉病是危害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梨球针壳(Phyllactinia pyri),主要危害叶片背面,严重影响梨树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导致产量下降。白粉病抗性品种选育是防治梨树白粉病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也是梨抗病育种的目标之一。然而对梨树白粉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较少,还未发掘出抗性分子标记和基因。本研究采用田间自然发病调查法,收集了2019—2021年‘锦丰×中梨1号’杂种F1代306株实生树田间白粉病发病情况数据,并计算感病指数和发病率,评价各实生树对白粉病的抗性,为今后分析白粉病抗性遗传规律、筛选白粉病抗性分子标记、定位白粉病抗性基因奠定基础,为梨树杂交组合选配和白粉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0年辽宁兴城早酥梨质构仪TPA测试参数设置及数据集
徐锴, 张少瑜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41-48.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6
摘要124)   HTML3)    PDF (1205KB)(30)   

本研究以早酥梨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质构仪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测定模式中的测前速度、测中速度、测后速度、目标模式、压缩比例和触发力等参数进行细化设置,其中测前速度、测中速度和测后速度分别设定为1mm/s、2mm/s和3mm/s,目标模式为压缩,压缩比例设定30%、40%、50%、60%、70%和80%等6个梯度,触发力设定0.1N、0.2N和0.3N等3个梯度,感应探头为P100平板探头,取得果肉硬度、脆性、弹性、粘聚性、咀嚼度和回复性等测试指标结果,形成数据集。测定完成后对不同参数设置条件下的果实质地指标变化规律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所得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早酥梨果实的质地特征,提出梨果实TPA模式评价中测试技术参数的合理建议,实现相关参数的优化设置,为将来果实TPA测定的参数设定提供数据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2020年河北省衡水地区瓢虫等天敌数据集
何晓庆, 方美娟, 刘冬, 王志杰, 王玉波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16-23.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02
摘要124)   HTML18)    PDF (904KB)(73)   

衡水市是传统农业大市,是华北平原的粮仓和京津冀重要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探究本地瓢虫等天敌资源及其发生情况对开展和促进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数据采集地点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护驾迟试验站内,站内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平高,瓢虫等天敌资源丰富。本论文集包含了2018—2020年试验站内瓢虫等天敌资源及种群动态数据、马来氏网昆虫收集相关情况等,同时还记录了调查地点的环境、生态、气候等数据,其中天敌资源、种群动态和马来氏网数据共312条,照片918张,标本瓶51瓶,气象数据1408条。本数据集为明确衡水地区天敌的资源家底、分析发生与种群动态、比较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天敌的影响提供数据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2021年江苏省盐城地区捕食性天敌数据集
蒋颖洁, 孙星星, 顾慧玲, 王凡, 王凯, 李红阳, 高波, 胡积祥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45-51.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06
摘要123)   HTML7)    PDF (1162KB)(81)   

天敌昆虫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在害虫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盐城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可利用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主产区,作为农业大市,积极挖掘和利用天敌资源意义重大。为了摸清盐城本地天敌多样性、优势种群结构及其时空动态等信息,自2018年起,采用盘拍法、马来氏网收集法等方法对盐城的捕食性天敌种类、数量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调查收集,并结合天敌物种的图片信息和采集地的图片信息形成了盐城地区捕食性天敌数据集。文章数据集包含了瓢虫、食蚜蝇、草蛉和蜘蛛等捕食性天敌的物种信息、图片信息,生境信息、以及种群数量等信息;本数据集的建立与共享,为充分了解盐城地区捕食性天敌资源情况提供了基础,可用于明确本地天敌种群动态及发生规律、评价和利用优势物种资源、促进本地区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方地区主要果树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王斐, 欧春青, 张艳杰, 王海波, 马力, 姜淑苓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6-14.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1
摘要117)   HTML7)    PDF (635KB)(48)   

育种技术是果树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工具。果树育种技术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等常规育种技术和辐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转化等辅助育种技术。目前,在北方地区主要果树育种过程中,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等常规育种技术是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技术,大多数品种都是通过常规育种技术选育的;诱变育种和组织培养是重要的辅助育种技术,在北方果树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转化等技术在果树中筛选、开发出多个重要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并获得重要转基因植株,为果树分子育种奠定重要基础。本文以苹果、梨、葡萄、桃为例,综述了北方主要果树的育种技术,并对育种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今后果树育种的策略、方法进行展望,以期为北方主要果树新品种选育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9—2021年广东省柑橘上植绥螨种类及种群动态变化数据集
宋子伟, 郑苑, 张宝鑫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74-79.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10
摘要111)   HTML6)    PDF (779KB)(55)   

广东柑橘园天敌种类丰富,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日益成为柑橘种植过程中农药减量的主要措施。植绥螨是柑橘园中最常见的天敌类群,对柑橘害螨及小型害虫的发生危害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因此,明确柑橘上植绥螨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对于开展植绥螨的保护利用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香橼柠檬、红美人和沙糖橘分别是广东地方特色、新引进和广泛种植的3种不同的柑橘类型,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文章研究通过调查采集不同柑橘品种上的植绥螨,制作玻片标本,获取植绥螨种类的主要特征数据,以及不同种类植绥螨的种群动态变化数据,可为优势植绥螨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对不同生境、栽培措施和病虫害防控措施对优势植绥螨类群变化的研究,可为筛选柑橘园自然控制措施等提供数据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9—2021年浙江杭州茶园瓢虫种类和动态数据集
周孝贵, 唐美君, 郭华伟, 姚惠明, 肖强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52-59.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07
摘要110)   HTML4)    PDF (1364KB)(76)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从而控制害虫种群的自然增长是害虫生态调控的核心,也是通过增强天敌种群的控害能力来实现茶园害虫种群可持续控制的重要措施。捕食性瓢虫是茶园中最重要的天敌类群之一,对蚜虫、粉虱、蚧类和螨类等多种小型茶树害虫种群有很好的自然控制作用,然而茶园中瓢虫类天敌的种类和发生规律的长期监测研究十分有限。文章研究通过调查收集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茶园中的瓢虫资源种类,定位监测异色瓢虫和红点唇瓢虫等优势种的发生动态,建立了1个包含监测数据、茶园环境照片、瓢虫生态和标本照片的浙江杭州茶园瓢虫种类与动态数据集。这为深入认识茶园瓢虫种类和动态发生规律提供依据,也为今后开发瓢虫保护利用和图像识别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2021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瓢虫数据集
张玲, 张莹莹, 石爱丽, 郑然, 张婷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24-32.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03
摘要108)   HTML11)    PDF (1133KB)(52)   

在我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丰富的捕食性昆虫资源,它们在农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或自然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瓢虫类天敌是应用相对广泛的一种捕食性天敌,一部分已经实现商品化生产。作为华北平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区、防风固沙屏障、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承德市,该地区昆虫资源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为了促进该地区瓢虫多样性数据积累和国家层面的天地大数据化共享与发展,本研究历时4年,选取当地主要大田作物,采取马来氏网收集和人工定点两种调查方法,定点、定期对承德市隆化县大田作物的瓢虫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了采集地不同种类瓢虫的种群数量统计数据、生态图片、标本图片及采集地环境图片等,建立了2018—2021年承德市隆化县农田作物上瓢虫数据集,为当地农业开展优势天敌利用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建立天敌识别系统提供大量基础数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0年辽宁兴城不同梨品种品质数据集
王阳, 佟伟, 贾晓辉, 王文辉, 杜艳民, 王志华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35-40.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5
摘要108)   HTML4)    PDF (453KB)(42)   

梨果实品质是梨果育种及加工最为关注的指标,梨果实种类繁多,中国梨栽培品种包括白梨、砂梨、秋子梨、新疆梨和西洋梨5大系统,不同品种的品质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对梨果实品质系统的、大范围的研究较少。研究调查了包含白梨、秋子梨、砂梨、西洋梨、杂交梨和新疆梨系的60个梨品种,通过测定10项品质指标(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固酸比(SSC/TA)、维生素C(vitamin C,Vc)、酸碱度(power of hydrogen,pH)、石细胞、乙醇和乙醛)了解60个梨品种品质情况,为梨果育种、加工奠定基础,为梨果实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优良的梨品种不仅是果农首选,而且是育种人员的研究目标,高品质是优良果实所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9—2021年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田瓢虫数据集
周淑香, 李小宇, 高芃, 高月波, 苏前富, 赫思聪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33-38.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04
摘要108)   HTML7)    PDF (1086KB)(45)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玉米虫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玉米产量和质量。瓢虫是蚜虫、叶螨、玉米螟等玉米害虫的主要天敌,对玉米害虫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明确玉米田天敌瓢虫的资源状况和种群动态对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制定合理的害虫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连续3年对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田天敌瓢虫资源和优势种群异色瓢虫种群动态进行定点监测,同时采用马来氏网收集昆虫标本作为补充。本研究获取了当地天敌瓢虫资源状况和种群动态的第一手数据,采集制作了大量的瓢虫标本,拍摄了高质量的调查地环境和天敌照片,建立了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田瓢虫数据集。数据调查频率高、时间长、方法稳定,为天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基础信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2021年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特殊生境捕食性天敌数据集
何宗娥, 孔子艺, 耿岗, 张世栋, 袁稷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94-101.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13
摘要106)   HTML14)    PDF (1398KB)(45)   

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具有多风少雨、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海拔高、温差大等特点,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21年德令哈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1.86万hm2,主要种植枸杞、春小麦、油菜、豆类、薯类等农作物,且当地气候尤其适宜枸杞生长。该地区农作物害虫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未曾开展,而捕食性天敌在生产绿色产品、保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研究自2018—2021年,采用田间直接调查法开展枸杞种植园中捕食性天敌资源调查和种群动态监测,同时在农田安装马氏网收集昆虫信息,构成德令哈地区捕食性天敌数据集。本数据集包括监测中所收集和分拣到的瓢虫、食蚜蝇、草蛉、褐蛉及蜘蛛等天敌物种、数量、图片信息,以及监测地点的环境和气象信息。为今后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于苹果树病毒鉴定的small RNA深度测序数据集
胡国君, 董雅凤, 张尊平, 范旭东, 任芳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25-29.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04
摘要105)   HTML5)    PDF (837KB)(28)   

病毒病是为害苹果的重要致病因子,开展病毒种类鉴定是防控苹果病毒病的首要任务。由于苹果长期通过嫁接的方式进行繁育,导致树体感染多种病毒,加之苹果病毒的浓度较低,序列变异较大,致使苹果病毒种类的鉴定尤为困难。此外,现有的分子检测技术主要为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分子杂交技术,这些技术基于已知病毒核苷酸序列为基础开展鉴定,而对于未知病毒,由于其核苷酸序列尚未测定,则无法采用这些分子技术进行鉴定。针对这一瓶颈,该文提供了一个自然生长的苹果树的small RNA(sRNA)深度测序的数据集,通过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sRNA组装及Blast比对,可准确地分析和判断自然条件下病毒的种类,为苹果病毒的鉴定带来了新的突破,同时也为苹果无毒苗木的判定提供技术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7年中国‘富士’苹果品质数据集
匡立学, 徐国锋, 陈志军, 李银萍, 程杨, 沈友明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49-53.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7
摘要104)   HTML2)    PDF (464KB)(21)   

苹果是我国居民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品质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文章研究对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和新疆省等8个富士苹果主产省(区)的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检测参数包括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14项指标,建立了我国不同产区‘富士’苹果品质数据集。通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数据集,可以系统地评价我国不同产区‘富士’苹果的营养状况和品质差性,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我国苹果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苹果产地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京津冀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农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度研究
王达, 宋超, 张馨幻, 徐雯, 杨念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116-125.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19
摘要103)   HTML2)    PDF (614KB)(18)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地与重工业基地,在前期发展中,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生态失衡,从而引发环境问题,影响农业生产,引起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以及其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文章通过建立绿色金融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京津冀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分析京津冀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将二者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展开对京津冀3地的区域差异性分析。在研究中发现,京津冀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尚且处在初级阶段,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京津冀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呈良性,京津两市农业碳排放技术效率有待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农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水平较低,需要不断提升二者的协调性。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以下建议:加快构建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推动六大高耗能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型转变;重视金融人才与绿色金融发展相结合;北京市发挥带头作用,为天津市和河北省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带动天津市和河北省不断发展;天津市应注重农业技术的更新,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实现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河北省应从多方面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提升农业碳排放效率,以促进京津冀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保证农业低碳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9—2021年辽宁省兴城市桃杂交F1果实性状数据集
王莹莹, 杨兴旺, 时梦, 王孝娣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64-67.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10
摘要103)   HTML0)    PDF (422KB)(15)   

桃是我国重要的落叶果树,仅次于苹果、梨,居第三位;因其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大久保’是一个优良的基因库,通过人工杂交育种和自然实生,已直接或间接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敖东寒桃’是吉林省敦化市发现的一个优株,品质优、果实大、丰产稳产、抗寒力强,在敦化市极端低温-35℃条件下不需任何防寒措施即可越冬,是东北等寒冷地区露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文章调查了‘日本桃王×敖东寒桃’、‘熊岳巨桃×大久保’杂种F1代在2019—2021年间的成熟期、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统计了各性状在不同年份的分布范围和均值,为今后分析成熟期、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遗传规律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2020年湖北省鄂东地区茶树上瓢虫、蜘蛛数据集
丛胜波, 杨甜甜, 许冬, 杨妮娜, 武怀恒, 王玲, 尹海辰, 李文静, 万鹏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4): 60-66.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408
摘要103)   HTML5)    PDF (1187KB)(50)   

蜘蛛和瓢虫是茶园内占优势种群数量的捕食性天敌,其在田间能取食多种重要害虫,在害虫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湖北省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茶园内天敌昆虫资源数据可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但目前关于湖北省内各茶叶主产区的天敌昆虫资源研究较少,数据不足。文章研究选取蜘蛛和瓢虫为对象,通过多频率、长期、定点调查,系统地整理了鄂东地区茶园内天敌类群及其种群动态,共收集瓢虫种类10种,蜘蛛涵盖14个科。通过拍摄,收集了田间环境和瓢虫、蜘蛛的原始图像数据,共计373张。该数据集是首次对鄂东地区茶园天敌的系统研究,对于了解天敌与气候环境关系,开发天敌图像自动识别系统,丰富湖北省茶园天敌昆虫资源本底数据,挖掘并利用优势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9—2021年辽宁苹果产区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数据集
岳强, 闫文涛, 刘池林, 王春田, 孙丽娜, 张怀江, 仇贵生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73-76.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12
摘要101)   HTML2)    PDF (578KB)(30)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方果树生产中为害严重的食心虫之一,具有发生区域广、危害树种多、经济损失重、防控难度高等特点。在果树生产中,桃小食心虫成虫在田间的首次出现时间与数量动态变化趋势一般被作为对其防控的重要参考依据。明确桃小食心虫成虫的田间发生规律,有利于在果树生产中制定精准科学的防治策略,可有效控制田间桃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为了掌握辽宁苹果产区桃小食心虫发生数量变化规律,文章研究通过在苹果园内悬挂性诱剂诱捕器的方法,定点采集和监测了2019—2021年桃小食心虫每日发生数量,形成本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为进一步明确我国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习性与生态学规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为开展桃小食心虫绿色高效精准防治提供详实的数据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9年辽宁省设施葡萄水分需求特征数据集
刘畅, 王小龙, 王志强, 张艺灿, 王海波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56-60.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10
摘要100)   HTML6)    PDF (1519KB)(20)   

灌溉水是设施葡萄栽培生产过程中唯一的水分来源。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设施栽培对水分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不合理的灌水不仅会影响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为了明确设施葡萄水分需求特点,该数据整理了2019年设施葡萄‘87-1’全生育期内茎流速率日变化量,以及不同生育期(萌芽至花期、幼果发育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茎流速率日变化量。数据表明全生育期内茎流速率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10:30,而最低值则出现在23:30;幼果发育期茎流速率峰值明显高于其他生育阶段茎流速率峰值。用户可以参照年份对这一数据进行检索。辽宁省设施葡萄全生育期内水分需求特征检测数据集的建立与共享,能够为设施葡萄科学、合理、精准灌溉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1—2021年我国果树领域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分析
许换平, 吕鑫, 郑晓翠, 李菁, 杨振锋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3): 15-22.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2
摘要99)   HTML3)    PDF (702KB)(20)   

目的 科技奖励制度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家奖、神农奖和丰收奖为对象,分析果树领域科技成果获奖情况,为果树领域科研人员进行奖励申报,为科技奖励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和奖励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撑,为提升我国果业科技创新能力贡献力量。 方法 通过在官网获取2011—2021年国家奖、神农奖和丰收奖获奖成果数据,运用Excel2010中的“筛选”和“数据透视图”功能,从获奖数量、完成单位、树种以及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数据整理、计量分析和作图。 结果 10年间,果树领域获国家奖18项,神农奖80项,丰收奖97项;国家奖中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72.22%,科研院所占27.78%,以苹果、梨和柑橘类等果树获奖较多;神农奖中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59.72%,科研院所占31.94%,以柑橘类、苹果、梨、葡萄和猕猴桃等果树获奖较多;丰收奖中以科研院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46.39%,推广服务单位占37.11%,以柑橘类、苹果、草莓、葡萄和樱桃等果树获奖较多。 结论 我国特色果树产业发展迅速,获奖成果增加,与优势树种间差距越来越小。科研人员应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加强战略布局和谋划、稳定和壮大基础研究队伍、加强协同创新,注重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凝练,加大对奖励申报的重视程度,争取收获更多国家级奖励。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家养动物种质资源数据平台系统开发及应用
赵一广, 罗清尧, 郑姗姗, 浦亚斌, 熊本海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78-87.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13
摘要98)   HTML4)    PDF (1516KB)(39)   

中国是世界上畜禽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保护与利用对选育突破性畜禽动物新品种,促进中国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意义重大。但是,当前畜禽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严重影响中国畜产品安全。因此,全面收集整理畜禽品种资源,尤其数字化整理种质资源的性状特性,开展畜禽种质资源的数据共享,并通过资源数据共享促进种质的实物共享,将成为中国今后长期保障国家畜产品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本研究数字化整理了已有家养动物品种资源及种质资源的种类、空间分布、按特性类型划分的各种性状特性数据、不同品种和性别的外貌特征、特定生境下图片及视频,以及部分种质的基因图谱。系统提供了上述各种类型数据的可视化查询、全文检索查询,以及基于GIS技术的品种资源空间分布及属性的查询与统计分析,为已有种质资源数据的查询及共享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分析工具。本研究还指出,平台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进一步拓展种质资源的评价数据基础上,开展种质资源性状数据的统计分析,为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及时做好预警预报,最终为中国畜禽种质资源,尤其为产业化服务的核心种质资源保驾护航。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酿酒葡萄霞多丽植株矿质元素及果实性状数据集
王小龙, 张正文, 邵学东, 钟晓敏, 王记侠, 卞凤娥, 王海波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61-66.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11
摘要97)   HTML0)    PDF (588KB)(16)   

矿质元素是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对其提高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果树抗逆性和适应性等有重要作用。本试验通过2018—2020年在田间连续实施5416配方施肥方案,于盛花期、转色期、成熟期分别采集16个处理的花序/果实、叶片、叶柄等霞多丽植株样品,用于测定氮、磷、钾、钙、镁、铁、锰、铜、锌、硼、钼全量;在果实成熟期,随机采集各处理的果穗20个,用于测定果实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粒重、皮果比、籽果比、籽粒数及品质指数。基于本数据集,可通过相关分析法研究植株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植株营养诊断因子;利用CND法计算能够满足特定果实品质或综合果实品质需要的最佳植株营养范围。本数据集可为筛选出提高霞多丽果实品质的合理施肥量奠定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1年辽宁兴城梨种质资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测数据集
张莹, 郭瑞, 曹玉芬, 杨祥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40-47.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07
摘要97)   HTML3)    PDF (1227KB)(34)   

通过对梨种质资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测,探讨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为提高其果实品质和产量提供参考依据,对指导果农在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采取相应肥水管理措施、提高果实商品率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梨苹果种质资源圃(兴城)9个种20份梨种质资源果实生长发育开展动态观测,10个性状包括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并计算果实发育期、营养生长天数;在果实成熟期调查果实形状、萼片状态、果实底色、果实心室数,并测量果梗长度;对秋子梨栽培品种‘南果梨’和野生资源‘东宁山梨1’果实成熟期前25天起每隔7天对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变化进行动态测定,明确秋子梨栽培品种和野生资源之间糖和淀粉的积累规律及存在的差异,以丰富中国梨种质资源植物学特征和果实发育规律等数据,为完善我国梨种质资源数据库奠定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9—2020年辽宁省兴城市设施葡萄‘87-1’果实性状数据集
刘畅, 王小龙, 王志强, 张艺灿, 王海波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4 (2): 52-55.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20209
摘要92)   HTML0)    PDF (435KB)(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鲜食葡萄果实品质的要求也明显提升。设施葡萄作为我国设施栽培规模最大的果树之一,设施内稳定的水热环境条件能够实现葡萄的优质、高产、高效。但是我国设施栽培生产中常采用肥大水勤的管理模式以达到葡萄高产和高质的目的,水肥的长期过度投入已经造成了我国设施土壤板结、酸化、次生盐渍化等一系列土壤问题。为了探明设施葡萄周年水肥需求特征,该数据收集整理了2019-2020年设施葡萄‘87-1’果实性状特征,更直观地识别葡萄果实的年际变化,包括单粒重、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强度。用户可以参照年份对以上4个果实性状数据进行检索。辽宁省设施葡萄果实性状长期监测数据集的建立与共享,可为农业现代化精准施肥和灌溉提供数据基础,为深入研究设施葡萄栽培模式改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主编:孙九林
执行主编:周国民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