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数据学报 ›› 2025, Vol. 7 ›› Issue (3): 410-420.doi: 10.19788/j.issn.2096-6369.100033
• 数据资源 • 上一篇
LIU SiHang1(), FEI XiaoWen2, YAN Jia3, DENG XiaoDong1,*(
)
摘要:
海南省四面环海,其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数据集源于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项目“南锋专项”Ⅲ期在2023年8月所开展的对于海南周边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调查的结果。本数据集旨在调查海南周边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以此评价水域水质情况,为海南省周边海域的水质监测以及水域环境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对相关海域的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数据集中数据调查样地选择为海南省临高黄龙港、东方八所港、万宁石梅湾、文昌新埠海四片海域,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采集水样,使用便携式相关指标水质检测仪器进行现场测定各调查站位的气温、水温、pH值、电导率、盐度、溶解氧(COD),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CX41进行全片观察,采用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指数(J)、优势度(Y)和丰富度指数(d)等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评价水域水质。本次调查采集微藻及海水样品36份,对样品进行水质检测以及显微镜观察分析。调查结果如下:通过镜检四处海域采样样本鉴定浮游植物种类合计253种,其中硅藻214种,甲藻24种,蓝藻15种,硅藻门物种占总种类数的84.48%,石梅湾样地浮游植物物种最为丰富,新埠样地海浮游植物物种数最少;八所港、石梅湾样地多样性指数均大于3,其中石梅湾多样性指数最高,黄龙港海域的多样性指数小于1;四个样地海湾海域均匀度指数均小于1,其中石梅湾最高为0.81;经水质检测后发现石梅湾的COD、氨氮、总氮、总磷、亚硝酸盐氮为四处海域最低,黄龙港各项水质指标则均要高于其余三处,且黄龙港小环藻属的密度占比已达92.32%。该数据集可用于监测海南周边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种群、密度、优势种等,并为相关部门预防赤潮、水华等自然灾害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摘要:
项目 | 描述 |
---|---|
数据库(集)名称 | 2023年海南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调查数据集 |
所属学科 | 生态学、农业科学 |
研究主题 |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 |
数据时间范围 | 2023年8月 |
数据地理空间覆盖 | 海南省周边海域 |
空间分辨率 | 海南省;临高市;东方市;万宁市;文昌市 |
数据类型与技术格式 | .xlsx |
数据库(集)组成 | 东方市海域浮游植物数据统计(2023 东方海域浮游植物数据统计.xlsx);临高市海域浮游植物数据统计(2023 临高海域浮游植物数据统计.xlsx);万宁市海域浮游植物数据统计(2023 万宁海域浮游植物数据统计.xlsx);文昌市海域浮游植物数据统计(2023 文昌海域浮游植物数据统计.xlsx);水质检测数据(2023水质数据测定.xlsx) |
数据量 | 375 KB |
主要数据指标 | 浮游植物的物种数及密度 |
数据可用性 | CSTR:17058.11.sciencedb.agriculture.00005; DOI:10.57760/sciencedb.agriculture.00005; |
经费支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60669);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RC766);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22SHFZ314);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NFZX202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公益项目(1630052019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