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9-26
    专题——果树育种数据
    北方地区主要果树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王斐, 欧春青, 张艳杰, 王海波, 马力, 姜淑苓
    2022, 4(3):  6-14.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1
    摘要 ( 211 )   HTML ( 11)   PDF (635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育种技术是果树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工具。果树育种技术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等常规育种技术和辐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转化等辅助育种技术。目前,在北方地区主要果树育种过程中,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等常规育种技术是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技术,大多数品种都是通过常规育种技术选育的;诱变育种和组织培养是重要的辅助育种技术,在北方果树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转化等技术在果树中筛选、开发出多个重要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并获得重要转基因植株,为果树分子育种奠定重要基础。本文以苹果、梨、葡萄、桃为例,综述了北方主要果树的育种技术,并对育种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今后果树育种的策略、方法进行展望,以期为北方主要果树新品种选育提供思路和借鉴。

    2011—2021年我国果树领域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分析
    许换平, 吕鑫, 郑晓翠, 李菁, 杨振锋
    2022, 4(3):  15-22.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2
    摘要 ( 143 )   HTML ( 5)   PDF (702KB) ( 5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科技奖励制度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家奖、神农奖和丰收奖为对象,分析果树领域科技成果获奖情况,为果树领域科研人员进行奖励申报,为科技奖励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和奖励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撑,为提升我国果业科技创新能力贡献力量。 方法 通过在官网获取2011—2021年国家奖、神农奖和丰收奖获奖成果数据,运用Excel2010中的“筛选”和“数据透视图”功能,从获奖数量、完成单位、树种以及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数据整理、计量分析和作图。 结果 10年间,果树领域获国家奖18项,神农奖80项,丰收奖97项;国家奖中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72.22%,科研院所占27.78%,以苹果、梨和柑橘类等果树获奖较多;神农奖中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59.72%,科研院所占31.94%,以柑橘类、苹果、梨、葡萄和猕猴桃等果树获奖较多;丰收奖中以科研院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46.39%,推广服务单位占37.11%,以柑橘类、苹果、草莓、葡萄和樱桃等果树获奖较多。 结论 我国特色果树产业发展迅速,获奖成果增加,与优势树种间差距越来越小。科研人员应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加强战略布局和谋划、稳定和壮大基础研究队伍、加强协同创新,注重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凝练,加大对奖励申报的重视程度,争取收获更多国家级奖励。

    不同栽培地区甜樱桃需冷量估算
    赵彬, 刘锡镇, 林志刚, 杨祥, 白金, 李建才
    2022, 4(3):  23-29.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3
    摘要 ( 1093 )   HTML ( 1)   PDF (773KB) ( 6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品种甜樱桃需冷量,对比相同品种甜樱桃不同地区需冷量差异。 方法 2021—2022年应用犹他模型、7.2℃模型和0~7.2℃模型对辽宁省葫芦岛市地区栽培的佳红、红灯、明珠、美国大红、砂蜜豆和美早6个品种甜樱桃以及江西省抚州地区栽培的砂蜜豆、明珠、佳红和美早4个品种甜樱桃进行需冷量估算。 结果 葫芦岛地区供试的甜樱桃品种,犹他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469~564.5 C.U之间,0~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334~442 h之间,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710~1218 h之间;抚州地区供试的甜樱桃品种,犹他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261.5~525 C.U之间,0~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98~301 h之间,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105~328 h之间。 结论 两地区同品种甜樱桃需冷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犹他模型估算结果差值最小,初步判断较为适宜用于不同地区甜樱桃需冷量对比研究。

    2017—2021年辽宁省兴城市3个梨杂交组合F1代枝干轮纹病抗性数据集
    姜淑苓, 张艳杰, 王斐, 欧春青, 马力
    2022, 4(3):  30-34.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4
    摘要 ( 144 )   HTML ( 0)   PDF (490KB) ( 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梨树枝干轮纹病,可造成枝干粗皮,导致树势早衰,严重影响产量。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是控制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也是梨育种的目标之一。然而对梨树枝干轮纹病的遗传规律、抗性分子标记和基因等方面的研究仍较少。文章研究采用田间自然发病调查法,调查收集了2017—2021年‘苹果梨×八月红’‘苹果梨×红香酥’‘八月红×红香酥’等3个杂交组合697株F1代梨树枝干轮纹病的田间发病情况,评价F1代对轮纹病的抗性程度。结果显示,3个杂交组合F1代中均以高抗植株数量最多,抗感分离比分别为12.2∶1、7.72∶1和5.31∶1。该数据集为今后分析轮纹病抗性遗传规律、筛选抗性分子标记、挖掘抗性基因奠定基础,为杂交组合亲本选配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撑。

    2020年辽宁兴城不同梨品种品质数据集
    王阳, 佟伟, 贾晓辉, 王文辉, 杜艳民, 王志华
    2022, 4(3):  35-40.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220305
    摘要 ( 238 )   HTML ( 6)   PDF (453KB) ( 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梨果实品质是梨果育种及加工最为关注的指标,梨果实种类繁多,中国梨栽培品种包括白梨、砂梨、秋子梨、新疆梨和西洋梨5大系统,不同品种的品质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对梨果实品质系统的、大范围的研究较少。研究调查了包含白梨、秋子梨、砂梨、西洋梨、杂交梨和新疆梨系的60个梨品种,通过测定10项品质指标(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固酸比(SSC/TA)、维生素C(vitamin C,Vc)、酸碱度(power of hydrogen,pH)、石细胞、乙醇和乙醛)了解60个梨品种品质情况,为梨果育种、加工奠定基础,为梨果实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优良的梨品种不仅是果农首选,而且是育种人员的研究目标,高品质是优良果实所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